习近平到青海盐湖考察强调搞好开发利用
2016-08-29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格尔木市,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听取了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介绍。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业技术升级、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发展、镁合金新材料等情况后,习近平强调,盐湖项目对青海非常重要,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 习近平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钾肥进入转型地带 据了解,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最大的干涸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蕴藏极为丰富的钾、钠、镁、硼、锂、溴等自然资源,总储量为600多亿吨。其中仅氯化钾表观储量为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氯化镁储量为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00万吨,氯化钠储量426.2亿吨,均占全国首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2015年氯化钾产量突破5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说:“‘十三五’期间,钾肥行业应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按照国产和进口有机组合、互相支撑的原则,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钾盐钾肥行业分会秘书长陈国福说,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与建设,钾盐钾肥行业为钾肥安全稳定供应和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2006~2014年,国内钾肥产能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青海盐湖、国投罗钾、藏格钾肥等国内钾肥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察尔汗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超过12万亿元,是发展盐化工业的战略宝地。 格尔木一家钾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钾肥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格尔木钾肥企业面临整合的危机。同时,严格的环境政策也会使矿山开发方式发生变化。对此,当地钾肥企业注重资源综合利用,走产品优质化、差异化道路,顺应终端需求变化。他认为,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加上低迷的市场将倒逼生产型钾肥企业转型升级,从盐湖中提取钾、镁、锂等资源实现协同发展,正成为企业转型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