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用量占三成 凸显“肥”之烦恼_中国氮肥网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协会活动 
 政策法规 
 市场行情 
 技术交流 
 党建工作 
 信用评价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协会介绍 
 数据上报 
 2017年国际肥料展 
 尿素期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化肥用量占三成 凸显“肥”之烦恼
2015-03-19 | 编辑:enablesite | 【

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这是我国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的使用为我国粮食连续丰收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专家指出,我国化肥使用存在过量使用、盲目使用的问题,不但损耗基础地力,增加种粮成本,而且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总量控制、科学施肥势在必行。

  我国化肥投入占全球三分之一 过量施肥引发耕地退化之危

  “我国年化肥使用量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日前在全国两会上说。

  化肥总体用量过多的背后,凸显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

  化肥是农业生产必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对土壤养分的补充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过量施肥对土壤造成的损害却与日俱增。

  “土壤侵蚀、酸化和盐碱化是当前我国耕地退化的三大主要表现。其中,土壤酸化的主要推手之一就是化肥的过量使用。”中国农业大学环资学院教授张福锁介绍,自然界土壤PH值下降一个单位需要上万年,但我国耕地PH值下降0.5个单位却只用了30年,土壤酸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化肥的过量使用还会给土壤有机质带来损害。“东北肥沃黑土层的有机质正遭破坏。形成1米厚的黑土层需3亿年,而现在的退化速度是1年1厘米。如果再不注意控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严重威胁。”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

  “施肥就像给土壤吸毒,明知有害但停不下来”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产量维持在高位,不少地区的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化肥越用越多。

  “地是越来越馋。”山东高密种粮大户王翠芬诉记者,大量施肥的结果是土壤板结化,但用量一旦降下来,产量就会跟着往下走。“感觉就像吸毒,明知有害但停不下来。”

  数据显示,我国化肥投入的边际效益明显下降。以氮肥为例,从1998年到2013年,我国小麦的氮肥施用量增长接近200%,但单产水平却只提升了50%。与此同时,英国小麦的氮肥施用量不及我国的85%,单产却是我国的1.3倍。

  “地越来越馋”的背后,凸显我国耕地基础地力低的现实。目前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比发达国家低20至30个百分点。

  此外,过量的化肥投入还会加剧土壤面源污染,最终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百姓健康。山东省农业厅生态处处长冷彩凌告诉记者,超量的化肥投入已加重了山东省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程度,土壤酸化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导致作物发病率升高,农产品品质下滑。

  “土壤酸化后,重金属离子的活性将明显提高,会引发谷物被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张福锁以重金属镉为例介绍说,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提升100倍,增加骨痛病等疑难病症的患病风险。

  骨痛病是发生在镉污染地区的一种公害病,以周身剧痛为主要症状而得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并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造成肾损害,患上骨痛病,成为当时震惊全球的公害事件。

  减“肥”提质让农业生产告别“虚胖”体质

  专家指出,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相关,当前亟须采取积极举措,科学施肥,扭转被动局面。

  “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念好精、调、改、替四字经,力争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据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所谓精、调、改、替,即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农民而言面临‘费工费时’问题,这就需要加大有机肥施用补贴,提高农民对有机肥使用的积极性。”冷彩凌建议。

  张福锁建议,今后应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推进深耕深松、种植绿肥,积极发展有机肥料加工生产产业化,建立区域作物轮作制度,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推广可降解地膜。

  尽管减“肥”形势严峻,但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并非没有可能。据农业部介绍,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达到33%、24%和42%,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1.3%,分别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个百分点。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能源生产消费...
   2020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情况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
   河南省《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
   九江心连心项目1#锅炉一次风机完...
   四川泸天化股份公司喜获“全球能...
   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6月份中国肥料出口同比增长12.1%
   云天化产业布局再落一子 现金收购...
   山东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河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华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西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山西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更多>> 
 
 
  访问旧版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f-lingdang@263.net
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