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或推涨碳铵价格
2014-10-14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目前碳铵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出厂报价大多在500—590元/吨左右,后市存在四方面的利好因素,或推涨碳铵价格。
一、煤炭因素。我国92%以上的碳铵都是以煤为原料,受煤炭价格影响很大。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较2008年7月的历史最高价下跌了38.78%,比去年同期下跌13.67%,使得碳铵价格始终在低位运行。但目前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要求煤炭企业必须加强自律,严格控制产量无序增长,严禁超能力生产,停止违规建设和生产;摒弃“以量保价、让价不让市场”的惯性思维,推动煤炭价格理性回归,力争使动力煤价格回升至0.1元至0.2元/大卡左右。国务院9月29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做好清费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12月1日起,在全国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由省级政府在规定幅度内确定。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煤炭行业困境的关注,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扶持力度,有助于煤炭市场的稳定。
二、需求因素。秋冬季是碳铵使用的一个小旺季,碳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天至10天,20℃时需要4天至5天,30℃时仅需要2天至3天。在秋冬季低温状态下,施用碳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另外,在低温下,碳铵利用率高,碳铵在高温下易挥发,让肥效受损,但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
进入10月份后,进入秋冬季作物的种植高峰期,北方地区种植冬小麦,南方地区种植油菜,有些农民喜欢使用碳铵。另外,在11月份后,碳铵冬储也将开始启动,需求量也将增加。
三、尿素因素。尿素和碳铵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两个氮肥品种,碳铵价格受尿素价格影响很大。从近几年的数据看,目前尿素价格处于低位,后市在煤价上涨、天然气价格上调、出口增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尿素价格有望稳中走高,对碳铵价格也将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
四、液氨因素。总体来看,今年液氨市场走势明显要好于碳铵,从企业经济效益出发,不少碳铵厂家都增加液氨产量减少碳铵产量。河北有家碳铵企业,正常情况下碳铵日产量在500多吨,由于液氨销售较好,该企业将碳铵日产量降至300多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