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气头甲醇企业不堪重负!
2014-06-03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近日,发改委、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三部委联合下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能源行业治霾的近期和中期等具体量化目标。方案称,通过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而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成为能否完成治理目标的关键。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内治霾力度将逐渐加大,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成为主要解决途径之一。《方案》中还提出了能源行业治霾的近期和中期的量化目标,其中,近期目标为,2015年,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消费比重达到7%以上;中期目标为,2017年,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9%以上,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这必将拉动天然气消费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中国天然气实际供应能力约为1678亿立方米,距离2015年的供应目标尚有822亿立方米的缺口。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将达到3200亿立方米附近,同比2013年增长78%。 有业内人士认为,就增加天然气供应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改革现有的天然气价格和生产体制,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应逐步向社会放开,并积极推进多元经营和公平准入的改革。由于价格体制原因,国产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进口天然气,而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有望推动价格体制的改革,而这无疑会拉动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在国家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背景下,工业气价的提高,将冲击低端化工产业,逼其转型升级。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今年6~7月份工业天然气价格将提价0.2~0.4元/立方米,就“每立方天然气提价0.1元计算,甲醇成本就要上涨100元”的成本计算,国内天然气甲醇生产企业处境堪忧。就此消息传言,对西南地区天然气甲醇企业进行了解,但多数企业表示,尚未得到明确消息,此消息的真实性并不是很高,有生产企业表示,“就目前西南地区气头甲醇企业成本而言,即便每立方提价0.1元,多数企业已经是不堪重负,何况是传言的0.2~0.4元/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