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家庭农场”领跑现代农业
2013-02-22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安徽宿州市百亩良园家庭农场、灵璧县禅堂乡鹏程养殖场……在传统农业大市宿州,一种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家庭农场正在兴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兴力量。 “自从当了家庭农场主,收入非常可观。现在存栏种鸭约10万只,年产种蛋2560万枚,一年就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砀山宣美种鸭场负责人说。
今年,“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专家介绍,在我省,家庭农场刚刚起步,一些市县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天长市,全省首家家庭农场主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其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都是全市种田大户中的能手、精英。这一平台开展农资联购、农机使用调剂、农产品销售、育秧插秧及融资等项服务,种田大户变为种田能手,传统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截至目前,天长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有53家。
郎溪县农业部门成立“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建立新型“家庭农场”促农增收。每年评选出15个家庭示范农场,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并选择其中10个“家庭农场”示范基地,每个基地给予3万元帮扶。县农委加强同农信联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支持每户家庭获小额优惠贷款2万至5万元,并对“家庭农场”实行农技人员定向技术帮扶,每名农技人员联系10户。
宿州市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优先安排家庭农场承担各类农业项目,对达到一定规模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家庭农场进行补贴和奖励,如对实行标准化种植的联合体家庭农场连片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连补3年,分年度兑现;对从事设施农业、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被认定为中小型和大型家庭农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万元和5万元。目前,全市认定家庭农场10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