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10.8亿吨
2013-01-25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内蒙古取代山西成为全国产煤省份老大有好几年了,作为老大,电煤价格并轨第一年合同怎么签,备受关注。而内蒙古“龙头老大”型的动向,也为其他煤企所密切关注。
据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数据,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10.8亿吨,比2011年增长10%,其中电煤占总产量的95%以上。
近日,记者就电煤价格并轨后电煤合同签订情况,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目前的电煤市场价与上年重点合同价基本持平,并轨并不会给目前的市场带来太大的影响,政府方面将不会干预今年的订货,也不掌握当前的电煤合同签订情况。
“这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事,无论价格还是数量都是企业自己去谈,政府部门不会干涉。今年的合同,个人认为总的来说还是电力企业握有主动权,因为全社会的煤炭供求关系基本为供大于求,煤炭企业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副局长陈泽说。
再将目光投向企业。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销售部经理贺云凯表示,目前该公司2013年的电煤合同已全部签完,4700大卡(1000大卡约等于4.18兆焦)的电煤为189.2元/吨,比去年低了10元/吨。
“目前只是签了一年的合同,这样对电企和煤企来说都比较有利,大家都没有考虑要签中长期合同。”贺云凯说。
但他也表示,该公司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情况。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焦煤和焦炭,电煤产量只有1000万吨左右,电煤客户均为自治区内的电厂,由用户自己组织运力,基本以自治区内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不涉及出区的铁路运力。
而电煤产量较大的鄂尔多斯地区,有煤炭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电煤合同都没有签。“我们所有的人都跟着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只要他们签了,我们就签,他们不签,我们也会撑住不签。”伊泰集团负责人说。其他小规模的民营煤炭企业,则唯伊泰集团马首是瞻。
“鄂尔多斯地区的电煤合同价对全国市场举足轻重,如果煤炭企业大打价格战,一番混战下来,煤价又会重新跌回谷底。目前看,电企都不急于签合同。”伊泰集团这位负责人表示,电企不急于签合同,因为他们总是能找到办法解决自身问题,比如打着煤价高的旗号以亏损为由拒绝发电,同时向国家提出提高电价的要求。
关于电煤价格并轨,一些煤企也有困惑。政策中提到的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实行煤电联动,这个5%以哪一年为基础没有说清楚。此外,就今年来看,煤炭运力应该是根据往年的情况由各铁路局来分配,在组织协调方面可能会更加灵活,但整个运输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运输问题还将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运力的市场化,就没有电煤的市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