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粮食总产突破600亿斤 实现首个“九年丰”
2012-12-21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湖南省是水稻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4日上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此次会议是湖南省粮食总产“九年丰”、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稳步推进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科技工作会议,对促进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提升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保障湖南省粮食总产继续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聘请袁隆平院士等5位专家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工作技术顾问,聘请湖南省农业厅巡视员青先国为首席专家,并通报了一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科技特派员的名单,他们将共同为湖南粮食丰产新目标作出努力。 自“九五”以来,湖南省均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2012年,湖南省粮食总产达到601.3亿斤,比去年增加13.4亿斤,全省粮食总产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第一个“九年丰”和双季稻面积“九年增”,谱写了粮食稳定增产的新篇章。 目前,湖南省已建立核心试验区12610亩、技术示范区102万亩、技术辐射区1034亩。“三区”合计增产稻谷26.8万吨,增产增效、节本增效和优质增效的总效益达5.86亿元。醴陵、衡阳等9个示范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十二五”期间,湖南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在醴陵市、赫山区和衡阳县建立核心试验区1万亩,实现双季稻亩产1130公斤。在13个县(市)建立技术示范区160万亩,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在10个市建立技术辐射区150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1亿公斤。 “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于2011年启动,以“持续丰产”为主题,重在技术集成创新研究。第二期于今年启动,以“均衡增产”为主题,重在技术模式集成示范。第三期已经立项,即将正式启动,以“节水节肥”为主题,重在集成技术的示范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