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尿素生产运行 稳定氮肥供给市场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 李寿生
2012-05-09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二O一二年五月七日)
一、关于一季度氮肥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今年一季度,在中央政府及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支农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化肥生产稳定增长,价格稳中上扬,出现了近年来难得的产销两旺的好局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3月,全国化肥产量(折纯,下同)1733.9万吨,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1.5个百分点。其中,尿素产量721.2万吨,增长10.6%;磷肥产量445.4万吨,增幅达30.1%;钾肥产量73.3万吨,增长7.2%。氮肥工业协会统计,1~3月全国合成氨产量累计1409.1万吨,同比增长8.1%。 今年以来,我国氮肥市场需求旺盛,氮肥市场价格一直呈现稳中上扬态势,据市场监测显示,1~3月,尿素市场均价为2307元/吨,同比上涨15.5%;磷酸二铵均价3223元/吨,同比下跌5.5%,是化肥中极少数价格下降的产品之一;磷酸一铵均价2770元/吨,同比涨幅2.7%;国产氯化钾均价3107元/吨,同比涨幅8.2%;45%氯基复合肥均价2803元/吨,同比涨幅14.1%。总体看,今年一季度化肥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其中,氮肥价格涨势较强,复合肥高位回调,磷钾肥走势基本平稳。 当前,氮肥行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尿素价格持续上涨,据统计自去年11月份以来,尿素市场平均价格连续6个月呈上涨势头,特别是5月1日之后,又呈现过快上涨的势头。最高出厂价格达2450元左右,这种过快连续的上涨势头,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对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一问题要引起全行业上下的高度重视,要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行业经济运行,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维护来之不易的产销两旺的大好局面。 二、高度重视稳定市场的重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和经济运行工作的总基调,稳定供给、稳定价格、稳定市场,对我们氮肥行业来讲,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稳定”对氮肥行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氮肥行业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据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的产能分别为6550万吨和6619万吨,2011年合成氨、尿素的产量分别为5364.1万吨和5345万吨。2011年农业消费尿素4050万吨,工业消费尿素1050万吨,尿素总消费量5100万吨,产能过剩1500万吨左右。2012年预测尿素总消费量也只有5200万吨,但目前新增产能还在不断增加。据最新统计,2012年国内将有18个新建合成氨和尿素项目投产,合计合成氨产能564万吨,尿素产能873万吨。虽然近年来也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但目前国内氮肥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降低,压力还在不断增长。行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矛盾。正是如此,市场的稳定对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来讲至关重要。 氮肥企业刚刚从前几年低迷的市场中走出来,2011年全年大部分时间氮肥生产一直在低位徘徊。1~5月份,由于市场需求低迷,氮肥生产出现了历史少有的负增长。去年一季度尿素产量同比下降4.5%,6月份由于库存逐渐消化,国内市场逐步回暖,市场价格开始回升,拉动了氮肥生产。但进入7月份以后,国内用肥需求减弱,加上尿素出口下降,产量再次回落,一直到年底,生产始终维低位运行。12月份尿素产量达到历年最低水平。经历过这么多年氮肥坎坷发展的人都会明白,“大喜”之后一定会出现“大悲”,为了减少“大悲”,我也建议少过几天“大喜”的日子,加强行业自律,稳定氮肥市场价格,过舒舒坦坦的平稳和谐日子,可能是最可贵、最值得怀念的。 其次,要牢记我们的下游用户是农民。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实际增长11.4%,但农村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21810元/人)仍然低3.13倍。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5倍,2009年达到3.33倍的历史高点,2011年虽然比2009年的历史最高点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在农民收入支出中,农资占据很大的比重。化肥价格是农业市场消费中十分敏感的商品,化肥的价格不能再增加农民负担,也不能再增加CPI上涨的压力。2011年我国物价调控指标为4%,但CPI实际上涨5.4%,仅次于2008年5.9%的高点,未来中长期我们国家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尿素的价格一定要考虑农民承受能力,这是稳定下游农业市场,保持氮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盈利水平。从现实上看,化肥企业是支农企业,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个企业。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作为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应该有一个合理利润区间,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从成本上看,目前化肥企业的煤、电、运输等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氮肥企业盈利仍处于保本微利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914.8亿元,实现利润135.6亿元,销售利润率约4.65%,销售利润率比2010年的2.36%有了很大提高,但2011年氮肥行业还有115个亏损企业,亏损面尽管比前两年有所缩小,但仍高达30.1%。 从历史数据看,我个人认为氮肥企业保持5%左右的销售利润率,应该是一个现实的、多方均可接受的盈利水平。因此,尿素产品目前的市场价格绝不能再往上涨了,我们一定要通过行业自律的措施,稳定价格,稳定供给,稳定市场,为农民兄弟、为企业、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防止市场大起大落,防止“大喜”之后的“大悲”,努力为“稳中求进”做出氮肥企业的贡献! 三、加强自律,加强诚信,自觉做好稳定市场工作 关于行业自律,4月24日氮肥工业协会已发出了倡议,我认为这个倡议是非常及时的,措施要求也非常明确的,关键是要认真执行。因此我再强调以下四点: (一)、自觉稳定价格、认真执行合同 目前尿素市场的价格2400元/吨已经是一个不低的市场价格,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希望各个企业要看的远一些,严格遵守行业自律的要求,决不能再往上涨了。 另外,据用户反映,有些企业过去在低价格时期签订的合同,在价格上涨后不认真履行供货合同,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合同就是法律,合同就是信誉,合同也是形象,绝不能因小失大,也决不能为了眼前丢了长远,不能为了眼前多赚几个钱,而丢掉了长远的市场和企业形象。 (二)严格企业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化肥企业担负着农资供应的社会责任,化肥的利润绝不能建立在产品涨价的基础上,尤其对于支农产品,更要注意这一点。企业的利润应该建立在严格的企业管理之上,要向技术进步要效益,向企业管理要效益,而决不能向产品涨价要效益。就绝大多数企业来讲,企业管理的潜力还很大,把企业管理成本下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之下,这一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化肥行业的能源消耗对于降低企业成本还是有较大空间的,我们联合会准备同工信部一起,共同发布10个产品能源消耗领跑者制度,从化肥生产中我们可以看出,仅能源消耗一项,就有着很大的差距和潜力。如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能耗最先进的企业是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吨氨综合能耗为1374千克标煤,而最差的企业为2137千克标煤,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90%;又比如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能耗最先进的企业是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吨氨综合能耗为1631千克标煤,而最差的企业为2223千克标煤,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43%。如果所有的氮肥企业,都能达到能耗平均水平,达到能耗先进水平,那将是一个多大的潜力啊! (三)主动开拓市场 做好均衡生产 氮肥行业是一个连续生产,季节使用的产品,如何搞好淡旺季均衡生产是每一个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支持氮肥企业的均衡生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政府等有关政府部门对淡储、出口、运输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如在促进氮肥出口政策方面,目前尿素出口的淡季窗口期为4个月(7~10月),关税计算公式中的出口价格明确了不含出口关税税额,这相当于基准价上调了147元/吨,关税的税率也有所降低。氮肥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国家稳定行业供求政策,要珍惜目前良好的市场机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努力在保证国内氮肥需求的前提下,抓住国际市场价格有利的时机,适当扩大出口。氮肥出口也是解决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稳定的出口政策,完善的出口机制是保持行业均衡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 (四)提高服务水平 树立诚信形象 农业科技的是高水平的,农业服务空间是巨大的!以色列第一次经济飞跃和社会创新都来自于“基布兹”(以色列的农业公社)和农业革命。 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农业强国,高科技萌发于农业。尽管以色列土地面积小,水源有限,但是以色列仍然成了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在许多人仍旧错误地认为农业就意味着科技含量低的同时,以色列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农业生产力,其中科技的贡献率达到了95%。 氮肥行业是为农业服务的,农业科技是高水平的,农业服务空间是巨大的,如何为农业提供令用户感动的服务,我们差距还很大,我们行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包括农业服务这一不可或缺的内容。 只有我们企业、我们行业主动认真做好我们自身的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稳定供给、稳定价格、稳定市场,我们相信,政府各个部门也一定会在宏观调控的各个方面给我们创造更好的政策空间和条件,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也会主动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政策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更好地完成今年行业发展的各项任务,更好地实现“十二五”的各项目标而扎实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