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麦需求格局探析_中国氮肥网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协会活动 
 政策法规 
 市场行情 
 技术交流 
 党建工作 
 企业管理 
 信用评价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协会介绍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全球小麦需求格局探析
2025-03-10 | 编辑:enablesite | 【

小麦是全球两大口粮之一,大部分用于口粮消费,满足全球民众食用需求,少部分作为能量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进入饲用和工业用领域在不同国家,小麦的主消费去向也有所差异,比如法国和俄罗斯小麦饲用量明显超过食用量;而对于印度和中国,食用量则大幅超过饲用量。为此,本文从食用、饲用、工业用三个维度和规模、结构两个角度,探析全球小麦的需求格局。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很多数据不是官方机构发布的权威数据,大多是市场估计数据或者是相对较为认可的数据,因此文中数据或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全球小麦食用规模及区域差异

全世界35%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全球小麦食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美加澳等小麦主产国以小麦为主食,东南亚和日韩地区则以大米为主食,中印两国则同时以小麦和大米为主食。

(一)全球小麦食用量稳步增加

目前关于全球小麦食用量尚未有权威的数据,美国农业部定期发布全球小麦FSI消费量,具体包括Food(食用)、Seed(种用)和Industrial(工业用)三部分,鉴于种用和工业用绝对量较小,食用量占比较高,FSI变动趋势基本可以反映全球小麦食用量变动趋势。

按照美国农业部202411月最新发布数据,全球小麦FSI消费量从2014/15年度的5.7亿吨增至2023/24年度的6.4亿吨,增幅高达12.3%,预计2024/25年度继续增至6.46亿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欠发达地区面粉消费量逐步增加,其中以非洲地区最为明显。2022年小麦价格较高时,尼日利亚曾要求面粉厂在面包生产中加入10%20%的木薯粉,山药、饭蕉(plantain)、高粱、小米、红薯和木薯等食用品大量替代面粉;埃及政府曾考虑将用于补贴面包的面粉提取比例从82%提高到87.5%,甚至在面包制作中使用土豆。可以预见,未来非洲地区面粉消费量依然有增长空间。2014/15年度非洲FSI消费量6691.5万吨,2023/24年度增至7982.8万吨,增幅19.3%,比全球同期增速快7个百分点,预计2024/25年度继续增至8111.3万吨。二是消费习惯的西化、城市化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传统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面包、蛋糕、甜甜圈、甜点和方便面等面制品消费增加,尤其是西式的面包和意式面食,其中以东南亚地区最为明显。东南亚地区传统以大米为主食,该地区基本不产小麦,大多数年份产量在10万吨左右,历史上也基本不食用面粉,1960/61年度FSI消费量仅91.4万吨,世纪之初的2000/01年度增至862.9万吨,2023/24年度增至1885万吨,比2014/15年度的1454万吨增加29.6%,增速比全球同期快17.3个百分点,也快于非洲地区,预计2024/25年度继续增至1948万吨。

(二)全球小麦食用量区域差异较大

小麦食用消费遍布全球,世界大多数国均或多不少的食用消费一定数量的小麦,但受消费习惯、资源禀赋、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小麦人均食用量差异较大,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区域:

一是以小麦为绝对主食的发达国家。以美加澳、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面粉是其绝对的主食,但由于发达国家肉蛋奶消费量较多,食物较为多元化,包括面粉在内的主食消费量相对较少,人均年面粉消费量大体在60公斤左右。但日韩两个发达国家主食依然以大米为主,人均年面粉消费量分别在33公斤和28公斤左右,人均年大米消费量则分别降至50公斤和56.4公斤左右。以此类推,联合国认可的37个发达国家总人口10.5亿人,按照75%出粉率估算,年小麦食用量大体在8000万吨。还需说明的是,俄罗斯1.46亿人也基本以面粉为主食,人均年面粉消费量大体在70公斤左右,年大体消费930万吨面粉。

二是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主食消费量也相对较多,以中印巴三国为例,人均年面粉消费量分别在43公斤、45公斤、93公斤,人均年大米消费量分别在78公斤、82.5公斤和19.4公斤,总的人均年口粮消费量大体在120公斤左右。三国人口合计30.4亿人,大体年食用消费小麦2亿吨左右。

三是以大米为绝对主食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西化,传统以大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小麦食用量不断增加,但总量相对较小。比如印尼,人口为2.78亿,人均年大米和面粉消费量分别在100公斤和23公斤左右,每年大体消费640万吨面粉。

四是主食相对多元的非洲和拉美地区。非洲和拉美地区主食相对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大米和面粉外,两个地区均大量食用玉米和木薯等其他作物,比如南非和墨西哥均大量食用白玉米。尼日利亚2.24亿人年消费面粉量仅450万吨左右,巴西2.16亿人年消费面粉量仅950万吨。

二、全球小麦饲用规模及区域差异

为保障终端面制品的内在品质,各国政府或各个面粉厂一般对前端的小麦原料采购设置一定的指标要求,未满足指标要求的小麦原则上不能进入食用领域,转而进入饲用领域。因此,国际小麦贸易一般分为制粉小麦和饲用小麦两大类,饲用小麦价格一般低于制粉小麦5~20美元/吨,年度之间差异较大。

(一)国际饲用小麦标准问题

全球部分国家对饲用小麦有明确的标准,以法国和俄罗斯为代表。俄罗斯谷物质量评估中心将俄罗斯小麦分为五级,其中一级至四级为制粉小麦,五级小麦为饲料小麦。从蛋白角度,俄罗斯一级至四级硬质小麦的蛋白含量(干基)分别是高于13.5%12.5%11.5%10%。以2023年为例,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为9280万吨。俄罗斯农业部对大约5455万吨小麦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一级小麦为1.96万吨,占检验总量的0.04%;二级小麦为3.07万吨,占0.06%;三级小麦为1418.1万吨,占26%四级小麦数量最多,为2643.6万吨,占48.5%小麦数量为1358.9万吨,占比24.9%;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小麦26.09万吨,占比0.5%因此,按饲用麦标准划分,2023年俄罗斯小麦符合制粉标准的占比达到74.6%,饲用麦占比25.4%法国小麦分为优等、高级、中级和达标四个等级,其中优等和高级小麦为制粉小麦,中级和达标为饲用麦。以此标准,法国制粉小麦的标准为蛋白质含量(干基)超过11%,容重超过76公斤/百升,降落值超过2402023年法国小麦四个等级的占比分别为23%37%32%8%,其中前两等合计60%达到制粉标准,其余40%为饲用小麦。从国际贸易角度,制粉小麦买家通常要求蛋白含量至少为11%,一些要求11.5%或以上。例如埃及和西非等进口地区使用11.5%的小麦蛋白含量标准。从食用的角度,通常而言,小麦必须含有至少11%的蛋白质才能用于制作面包。因为蛋白含量太低,制作的面包就缺乏弹性。

(二)全球小麦饲用量震荡增长

小麦按标准可划分为食用麦和饲用麦,但实际中部分饲用麦通过掺兑会流入食用领域,部分食用麦具备价格优势也会进入饲用领域。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自1960/61年度以来,全球小麦饲用量总体呈现震荡增长态势,从1960/61年度的2997.7万吨增至2023/24年度的1.59亿吨,增幅4.29倍,但年度之间波动幅度较大。从饲用量占产量的比重来看,大体在20%左右,相对稳定,未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小麦消费格局是“食用为主、饲用为辅”,其中饲用主要发挥蓄水池或者调节器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小麦食用刚性较强、饲用弹性较大,这也决定了小麦饲用量年度之间波动较大。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产量波动

根据1960/61~2024/25年度数据,全球小麦FSI消费量标准差是产量标准差的79.1%,食用需求年度之间波动幅度总体小于产量,因此饲用的调节器定位决定了饲用量明显受到产量波动的影响,两者的同期相关系数高达0.957。比如2018/19年度,受恶劣天气影响,全球小麦产量降至7.3亿吨,创当时近五年新低,减产幅度高达3051.8万吨,但当年FSI消费量仅减少2.6万吨,饲用量却减少820万吨,占当年减产幅度的26.9%,其余则通过库存增减调节。

2.品质波动

小麦是一个生命体,整个生长期间的气候状况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小麦品质,进而影响饲料麦和制粉麦的比重及价格差。比如,针对亚洲买家制作精致蛋糕和饼干的美国软白冬小麦,一旦遭遇干旱天气导致籽粒枯萎、蛋白含量提高,一般只能用于牛饲料。总体上饲料麦比重越高,饲料麦价格越低,饲用优势越大,进而导致饲用量越多。澳大利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全球小麦主产国年度之间饲用麦占比波动较大,以乌克兰为例,高的时候占比在70%左右,低的时候占比仅30%左右,正常年份在50%左右。

2.比价关系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全球能量饲料也基本以玉米为定价基准。与玉米比,小麦既有蛋白优势又有能量劣势,但只要两者比价合适,小麦替代玉米进入饲用领域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比如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小麦收获后,若遇到玉米短缺涨价,先收获上市的小麦经常大量饲用。在美国软红冬、硬红冬和硬红春等三大类小麦中,软红冬小麦通常用于生产制作饼干的面粉,价格相对较低,低等级软红冬小麦的价格有时会减至比玉米还有饲用优势在大多数年份,美国大部分饲用小麦都来自软红冬小麦;对于价格相对较高的硬红冬,比价合适也会进入饲用领域,比如20197月份,美国玉米价格上涨,堪萨斯州硬红冬小麦大量进入饲用领域。据美国堪萨斯州Wind River Grain公司顾问Charlie Sauerwein估算,当小麦期货价格相对玉米期货的升水接近60美分/蒲(折合22美元/)时,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养牛场就会考虑把小麦作为饲料选择。

(三)全球小麦饲用区域相对集中

按照美国农业部202411月发布的全球小麦供需平衡报告,2020/21~2024/25年度,全球小麦饲用量均值为1.57亿吨,其中欧盟、中国和俄罗斯饲用量均值分别为4470万吨、3660万吨和1730万吨,占比分别为28.5%23.3%11%,合计占比62.8%,这三大小麦饲用国或地区均为全球小麦主产国或区域,饲用麦基本全是本国或地区主产小麦。东南亚、中东和东亚日韩两国小麦和玉米产量很低甚至不产,均基于国际饲用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决定是否采购饲用小麦,近5年饲用均值分别为871.6万吨、549.9万吨和238.8万吨,占比分别为5.6%3.5%1.5%,合计占比10.6%。除此之外,饲用量较大的区域或国家还有英国679.3万吨、印度655万吨、澳大利亚440万吨、乌克兰262万吨、美国246.2万吨、哈萨克斯坦182万吨、巴基斯坦160万吨、白俄罗斯155万吨、乌兹别克斯坦142万吨、埃及126万吨,合计3047.5万吨,占比19.4%。总体上,全球小麦饲用以自产小麦饲用为主,国际饲用小麦贸易量较小,常年贸易量大体在2000万吨左右。

三、全球小麦工业用量及产业链条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以小麦为原料可以加工谷朊粉、淀粉、葡萄糖、酒精等工业品。但由于小麦是全球两大主要口粮之一,全球小麦大约67%用于食用,20%用于饲用,7%用于种用,只有6%用于工业用,大体是4500万吨左右。全球小麦工业用量最大的产业链条是谷朊粉+小麦淀粉、酒精(燃料乙醇)或糖浆,国内外运行模式略有差异。国内谷朊粉厂一般外购后路粉加工,大体在60~75粉,主要原因是后路粉蛋白含量较高,价格相对较低,前路粉利润较高,可以降低谷朊粉加工成本,缓解小麦口粮压力;国外谷朊粉厂大多小麦磨粉后直接加工提取谷朊粉,至于提取谷朊粉后剩余的小麦淀粉,国内外的处理方式差不多,或者直接销售或者进一步加工成酒精或糖浆。

(一)谷朊粉

对于全球谷朊粉的产量莫衷一是,据专家估计大体在13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谷朊粉产量在45万吨左右,国外在85万吨左右。我国谷朊粉用蛋白含量较高的后路粉加工,由后路粉到谷朊粉的提取率在7:1左右,按照75%出粉率估算,国内谷朊粉加工用小麦量大体在400万吨,再加上酿酒用小麦等其他工业用途,国内小麦工业用量在1150万吨左右。国外大多用小麦粉直接加工谷朊粉,按照9:1的提取率和75%的出粉率估算,大体消耗1000万吨小麦。从企业角度,在大多数年份,全球最大的谷朊粉加工厂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Manildra集团旗下的Shoalhaven Starches工厂,该厂同时生产谷朊粉和酒精,年谷朊粉产量最多在6万吨左右。除此之外,国外谷朊粉或小麦淀粉的大型加工厂还有匈牙利的Viresol公司、嘉吉位于德国Krefeld的工厂、美国的Amber Wave公司、巴西可再生能源公司Be8等;此外,哈萨克斯坦拟建一个年加工100万吨小麦的“谷朊粉+糖浆”加工厂,俄罗斯的DonBioTech工厂采用的是“谷朊粉+赖氨酸”的产品组合。

(二)酒精

根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发布的《2024年酒精行业展望》(2024 Ethanol Industry Outlook)报告,2023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达到295亿加仑(大体折合8810万吨),其中美国占比53%,原料基本全是玉米(玉米占98%,高粱占1%,纤维素占1%);巴西占比28%,原料基本全是甘蔗(78.5%)和玉米(21.5%)。欧盟和加拿大占比分别为5%2%,是全球用小麦加工燃料乙醇的两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也是全球小麦的主产区。据欧洲生物燃料产业协会(European Biomass Industry Association)报告显示,在欧盟,生物燃料由小麦(390万吨)、玉米(410万吨)、甜菜(1210万吨)、大麦(40万吨)和黑麦(40万吨)生产。根据Navius Research公司发布的《2023年加拿大生物燃料》(《Biofuels in Canada 2023》)报告,加拿大年燃料乙醇消耗量常年在30亿升左右,大体折合240万吨,以小麦为原料的可再生燃料大体在4亿升左右,大体折合32万吨,小麦年消耗量大约100万吨;作为对比,以玉米为原料的可再生燃料占比超过80%,占绝对主导地位。巴西作为全球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已经建设两家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厂,两家工厂均位于巴西小麦主产区南里奥格兰德州。

四、分析结论

小麦属于全球消费的粮食品种,是全球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政府、民众和社会高度关注。在小麦的整体消费格局中,食用占主导,且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增长区域集中在人口增加多、经济发展快或历史消费低的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受食物多元化影响,发达国家消费量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饲用波动大,不管是从标准、贸易还是食用角度,国际饲用麦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但食用麦和饲用麦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总体上全球小麦饲用量震荡式增加,但受产量、品质和比价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工业用较少,且链条较为单位,以“谷朊粉+小麦淀粉、酒精、糖浆”为主,将蛋白与淀粉分离后分别加工延伸链条,国内以采购后路粉为主,国外以磨粉后整体提取为主,淀粉也以加工燃料乙醇为主。总体上,全球小麦消费格局相对稳定,呈现“食用为主、饲用为辅”的格局。

(原文见《中外食品》2025年第1期 作者: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李圣军)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全球小麦需求格局探析
   国内合成氨市场行情综述
   河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福建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川渝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广东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广西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江西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浙江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新疆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河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3月10日尿素期货开盘动态
   国内尿素市场行情综述
   2025年1-2月中国出口肥料467.4万...
   3月3日尿素期货收盘动态
更多>> 
 
 
  访问旧版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gdfgyxh@163.com
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