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如何在多重“不确定性”中保持复苏?
2020-08-13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半年报”8月6日出炉,尽管上半年全行业营收、利润、进出口总额同比均出现两位数降幅,但一些环比数据显示,行业已步入复苏通道。展望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贸易政策、油价走向依然难测,石化行业如何在多重“不确定性”中保持复苏?在大量新增产能和低价进口产品双重压力下,石化企业又应如何突围? 石化行业步入复苏通道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5.07万亿元,同比下降11.9%;实现利润总额为1416亿元,同比下降58.8%;进出口总额3054.7亿美元,同比下降14.8%。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尽管上半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降幅较大,但是一些环比数据显示,行业经济运行正在逐步好转。 从行业利润数据来看,全行业上半年利润同比降幅较1-5月大幅收窄14.2个百分点。其中,油气开采业上半年利润同比降幅较1-5月收窄4.0个百分点;化工行业上半年利润同比降幅较1-5月收窄8.9个百分点;炼油行业今年3月、4月分别亏损235亿元、224亿元,5月已实现盈利98.8亿元,6月盈利增至170.5亿元。 此外,据傅向升介绍,上半年我国油气消费量和产量均保持增长。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6%,产量同比增长1.7%;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9%,产量同比增长10.3%。 “原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说明市场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正在逐渐恢复。”傅向升说。 在外贸方面,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一些石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主要是价格下降所致,实际进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 “不确定性”叠加产业双重压力掣肘行业回暖 专家认为,下一步石化行业发展还要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反复。 “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导致的市场需求骤然下降,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国际贸易停滞等情况依然在发酵。”傅向升说。 “在疫情爆发后,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相应停工停产措施,部分国家在复工复产后疫情有抬头趋势,未来不排除再次停工停产的可能性。”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型经济体研究室研究员李大伟说。 二是全球贸易政策走向难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等认为,当今世界多国卫生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叠加,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已是不争事实。石化行业对外贸易无疑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是油价未来或仍将剧烈波动。 “今年上半年,国内石化产品产销量出现历史性下降,情况明显不同于往年。”傅向升说。 “上半年,原油、天然气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一度大幅走低,严重影响石化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李大伟说。据记者了解,石化产品产销量的下降与产业链上产品的价格波动也有一定关系,上半年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给石化行业带来挑战。 据石化联合会测算,上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均价39.65美元/桶,同比下降39.8%。而从下半年来看,专家认为,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前景不明,下半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或难避免。 与此同时,据记者了解,大量石化新增产能和低价进口产品也给国内石化行业回暖和企业发展带来双重压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方面,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当地油气产量大幅提升,因北美页岩油气富含乙烷,当地乙烷裂解制乙烯进而制聚乙烯的产能增长迅速。另一方面,海湾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成本优势明显,炼化一体化以及以轻烃为原料生产烯烃、聚烯烃及其系列产品的新建产能较大。 回到国内市场,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内石化行业也呈现出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建设、集中投产的局面。以山东为例,日前,总投资超3000亿元,总体规划产能达4000万吨/年的山东炼化一体化项目——裕龙岛项目的一期已走完环评公示环节。 据石化联合会测算,到2019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已达8.61亿吨/年;今年还有3150万吨/年改扩建产能投产,在建和拟开工产能超过1.2亿吨/年。“到十四五末,我国PX(P-Xylene,即对二甲苯),乙二醇以及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苯酚丙酮等石化产品将供大于求。”傅向升说。 此外,全球还有很多低成本的大宗石化产品,相关企业看好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加大对我国出口力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进口量分别高达17.1%、7.6%、7.0%、33.2%。 石化行业和企业应立足全球补链强链 面对挑战,石化行业和企业能否突出重围,如何稳步复苏? 专家认为,对于未来宏观经济和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首先应明确几个判断: 第一,疫情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的长期衰退。石化联合会预计,若能稳住当前的复工复产率和社会生活状态,下半年我国经济将增长5%左右,全年经济增长或高于2%。 第二,石化行业和企业在国内仍有新的发展空间。石化产业不仅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和保市场主体作出重要贡献,而且为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保驾护航;新基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也为化工新材料、功能化学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疫情过后,世界石化行业将迎来重构机遇。傅向升等多位石化专家认为,世界石化行业的格局、发展领域与创新重点、合作与协同都会发生深刻变革,必将带给我国石化行业及企业新的发展机遇。石化行业和企业若要在多重挑战和压力下,保持稳步复苏,应该在产业链上下功夫,补链、强链是关键。 业内专家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扣“双循环”战略,通过多渠道保障国内供给能力来“稳链”,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补链、强链”,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和协同来“延链”,重塑石化产业“双循环”格局,培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同时,专家还提出,石化行业和企业要在国际视野下,立足全球资源,面向世界市场探寻发展出路。石化行业要和一流石化强国对标,明确重点培育的基地、重点发展的领域、重点强化的产业链等。 各企业要与主业相近的跨国公司对标。技术路线、原料路线、商业模式的选择,要立足世界石化产业大平台、国际市场大背景,充分论证、慎重决策,确定中长期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和路线图。 各石化园区要与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对标,扎实做好园区内产业链的协同和园区内的循环,以小循环促大循环,立足大循环、面向双循环,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协同、产品互补、能源互供、智慧化管理等方面,明确世界一流石化基地或石化产业集群的目标和思路。 此外,李寿生还指出,在宏观经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破解效益下降的困局,国内企业还要在全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上,从严、从细、从实加强资金成本管理,特别是要紧紧抓住降本增效的中心环节,在原材料、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等方面“斤斤计较”,科学统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