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走出去”要以环保为先
2019-12-04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曾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国内石化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施工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沿线国家和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走出去”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国内石化企业要充分认识环境责任风险,积极做好实践探索,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一是注重环境风险评估,建立应对机制。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以上,环境压力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环境管理基础比较脆弱,容易诱发环境风险和投资风险。特别是国内石化企业对外投资分布的国家和行业特征,使自身面临着较高的环境风险。一些企业环保责任和意识有待加强,未能将环境风险纳入企业管理和风险评估体系,导致在投资决策、成本收益核算、实施属地化战略等多个环节缺少环境风险评估。
二是主动融入,因地制宜开展环保活动。“一带一路”不是坦途,对“走出去”的企业而言,环境风险会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贯穿于海外项目的整个过程。同时,海外投资建设行为引发环境风险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走出去”的企业要通过弥补自身缺陷,科学规划布局,规避环境经营风险。要加强与当地政府、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沟通,积极融入当地,主动承担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救援等重任。
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履责方式。要把先进的技术、严格的标准带给沿线国家,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沿线国家大多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水平参差不齐,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石化企业要主动创新,发挥自身专业资源优势,提升工程项目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协助当地实施环保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