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农 少点忽悠
2010-01-08 | 编辑:enablesite |
【
大
中
小】
自2006年12月上旬以来,全国化肥市场掀起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怪现象:全国大部分肥料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肥料销往季节差的集中地——东北市场,导致肥市一时火爆,走货频繁,但很快就平息下来。综合考虑,笔者认为此现象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化肥价格的波动,无非是受原材料、运输能力、国家相关政策和国际外围因素等几个方面影响,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存在多方“忽悠”现象。 一、资金“忽悠” 往年北方市场多在春节后才开始启动,而今年却提前了近2个月。这个怪现象可以理解为:随着市场粮价连续几年的上涨,经销商的焦点放在了农民的身上。因为各个经销商的资金都是有限的,他们的流动资金需要农民的支持,这和厂家的流动资金需要经销商的支持一样。为了使农民有购肥欲望,经销商们开始“人为炒作”。 “忽悠”粮价上涨后,肥料价格将随之上涨。承诺农民现在购买肥料或者打款,给予保底或赠送礼品等活动(反正这些肥料来年还是要购买的),但具体买到手的是什么肥料就是未知数了。 二、价格“忽悠” 作为化肥价格的“晴雨表”——尿素,率先由1500元/吨上涨到1680元/吨;紧随其后作为磷肥产品的原材料大省之一——湖北省也相应出台了2007年征收磷矿石调节基金相关办法,导致55%粉状磷酸一铵出厂价1750—1780元/吨;钾肥持续走高,2006年12月份国产氯化钾零售价达2200元/吨。现回头细想,近期化肥紧俏和价格上涨是受大经销商为了完成淡储任务而大量采购以及铁路运价涨风影响而产生的短期特殊市场效应。火车运价上涨方面,据市场反馈来看,只有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增加了部分费用,其他没有上涨痕迹。经销商抓住农民从众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大大地“忽悠”一把(粮食出手以后以及外出打工人员的陆续返乡,农民手中有了富余的钱。但化肥的投入占农民生产资料的一半以上,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后期收入)。从化肥冬储情况来看,效果普遍不好,尤其是每年国家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控制肥价,甚至出现实际用肥季节价格低于冬储价格。因此,尽管商家又是计息又是买断,经销商一方面观望事态,另一方面鼓动农户筹集资金,购买肥料。产品价格上,经销商会罗列各项上涨费用,诉说经营不赚钱。 三、质量“忽悠” 现在肥料的产品质量主要是根据产品中的N、P、K含量来判断的,但经销商们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在质量上“忽悠”老百姓,什么进口肥料颗粒均匀,颜色好看,品牌响等等。而农民们在实际使用中,依然是常规肥料——尿素、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现在化肥行业发展太快,品种太多,农民不知道怎样选择、从何下手,只能听取经销商的宣传。为了占领市场,各经销商在价格上相互压价,经销商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在出售尿素时低于进货价,目的是为了搭销复合肥,从中拉平盈利空间(尿素的价格透明度较高)。由于国内化肥品牌众多,免检产品满天飞,高塔造粒到处是,经销商们又开始炒作进口肥料产品,导致“美”字肥料遍天下。凡是带“美国”字样的肥料,经销商的利润比同品质的品牌(同样是国产的)高出150元/吨。在2006年12月哈尔滨会议上,嘉吉公司的代表在进展馆时发现嘉吉公司的多家中国代理,并上去询问,被回复:“少来捣乱……” 四、使用“忽悠” 平衡施肥是我国服务三农、减少浪费的一项基本策略,国家已经推广实行多年。但经销商们在操作中,一味地浮夸肥料效果,大量推销自己销售的产品,导致农民在用量和用法上不合理。近年来,农民随意加大化肥的施用量,已经造成土壤的养分不平衡和环境污染,导致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都不敢吃。 因此,无论是价格放开、优惠政策取消、还是肥市整合,市场都会向一个平衡方向发展,国家也会通过政策调控使市场趋于平衡。虽然现在化肥市场“整合之风、外资介入”宣传狼烟四起,但目前国内化肥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外资介入将加快市场的竞争,但在操作模式上外资还需要时间去摸索。趁外资摸索时,笔者认为我们国内企业应该在服务上加大力度,别一味地“忽悠”咱老百姓。服务是品牌的后盾,我们应该提倡农民科学施肥,真心服务于三农,从“人诚品真,服务创新”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