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工业到新型大化肥_中国氮肥网 - 中国氮肥60周年庆
 综合信息 
 协会活动 
 政策法规 
 市场行情 
 技术交流 
 党建工作 
 企业管理 
 信用评价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协会介绍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氮肥60周年庆  
中国氮肥60周年庆
 
 从核工业到新型大化肥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的转型发展之路
2018-08-01 | 编辑:enablesite | 【

(供稿: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曾淑媛  蔡树杰)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峰集团)始建于1966年,原属三线核军工企业,现为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骨干企业。经过52年的发展,今天的建峰集团,已经拥有年产75万吨合成氨/132万吨尿素、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年产2万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年产10万吨甲醛、年产6万吨BDO/4.6万吨聚四氢呋喃、年产2500吨聚全氟乙丙烯、年产15万吨硝酸/20万吨硝酸铵、年产20万吨硝基复合肥、年产12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等装置,是一家集生产、科研、贸易为一体、科工贸相融的国有大型综合企业。

         建峰集团坐落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化工园区,地处乌江画廊黄金水道,紧邻渝怀铁路、G50S/G65高速公路和319国道,是重庆市新型肥料、化工新材料和基础化工产品的龙头供应商。从上世纪80年代建峰进入氮肥行业,三十多年来,建峰集团和国内氮肥同行们一起走过无数风雨,为国家实体经济振兴和三农发展贡献了自己力量。多年来,驰名中外的“建峰”牌肥料,成为二十多个省市父老乡亲喜爱的农资,为农业生产增收、农民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峰集团在氮肥事业的道路上,经历了初始转型、扩大规模、结构创新三部曲。从1986年到如今,先后建成两套大化肥装置,年产能达到130万吨,从单一的小颗粒尿素发展到今天的中颗粒、新型增效系列尿素,品种门类齐全,品质卓越。从单纯的肥料生产,向适应南方农业农化服务的农资供应商转型。在中国氮协肥6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我们的转型发展之路,以激励我们奋力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一部曲:转民——大化肥项目争取之路

       建峰集团的前身是中国核工业816厂。1984年,以生产核产品为主的三线建设项目816工程停产。按照国家战略布局要求,816厂就地停军转民。在当时,这样的工厂要转产、自谋出路,难度最大的是选择项目,最根本的难题在于缺少项目资金。1万余名建峰人除了国家发给的三年生活费共1950万元,一无所有。但建峰的决策者并没有像当时下马的大多数军工企业一样,将职工送回原籍了事,而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停军转民”创业的艰难跋涉。

建峰集团进入天然气大化肥,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幸运。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816厂选择项目的焦点汇聚在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领域。为国家建设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这就是816厂员工的初心。作为农业大国, 816人首先想到了化肥项目,提出了用涪陵当地的煤作为资源,建设年产13万吨合成氨的化工项目。随后被逐步修正为利用川东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已经基本建成的基础设施,争取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项目。这就是一个带着“三线精神”和“三线基因”的企业的选择。

         企业是具有独特品格的。从停军转民的那一天起,816厂的就把军工人坚韧不拔、勇争第一的精神带到新的事业中,以实际行动完满建峰品格。

         816厂进军大化肥并非一帆风顺。项目争取的道路可谓艰难坎坷,光是大化肥项目的争取历时五年多。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 816厂翔实的材料、充分的准备更震动了评委,最终从4个单位中,脱颖而出,争取到了极为珍贵的大化肥项目。后来,816人用自己的体会总结出了“千百万精神”——为了圆大化肥之梦,816人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

        19931014日,经过五年争取、四年建设的大化肥装置终于试车成功,产出了第一批尿素。一个新的产品终于上市,成为核工业系统停军转民的一面旗帜。随后,816厂正式更名为建峰化工总厂,化肥开始成为建峰的拳头产品。在中国氮肥企业家族中,建峰开始有立足之地。

 建峰大化肥卓越运行的经验积累来之不易。

         建峰人是军工的后代,军工精神熠熠生辉。员工优秀的品质,奠定了优秀的管理。当困难出现时,建峰人自然而然表现出临危不惧的拼搏精神。公司一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定额、原始记录等基础管理,一面极力促进员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每一次操作故障都当作一个活教材来学习,促进了操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抓技改技革,围绕提高产量质量、优化操作、节能降耗对设备、系统进行了数百项技术改造和革新。装置整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在3年之内,勤奋的建峰人完全掌握了工艺和设备性能,运行管理上了新的台阶。1996913日首次实现100天长周期,1030日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化肥装置生产运行、开工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98年,公司实现3个连续100天长周期,生产尿素54万吨,首次实现达产达标。

在汗水和心血的浇灌下,至此,建峰第一套大化肥建成。一座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大型化肥厂的雄姿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高耸入云的造粒塔喷射出雪白的尿素,源源不断地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二部曲:做强——建设第二套大化肥之路

         2002年,建峰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划转重庆市管理,成为市属国有企业。大化肥继续为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凭借卓越的运行管理能力和优秀的产品品质,在多方促成下,建峰把做大化肥产业作为了中期发展目标。第二套大化肥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应运而生。

         与第一套大化肥项目争取和艰难探索运行不同的是,建设第二套大化肥建峰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20057月市政府批复立项,到2008516日现场施工全面启动,再到20108月成功建成,建峰建设第二套大化肥前后倾情投入了近5年的时间。这座立项之时被称为重庆市直辖十周年十大工业献礼的重点项目,成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综合能耗最低、产品品质优良、能连续长周期运行的最先进的生产装置,经过建峰建设者几年的艰苦努力,历经艰难的建设调试、试生产,圆满建成。它的建成,标志着建峰人不辱使命,如期实现了“十一五”期间“夯实第三次基石,谋求跨越发展”的企业战略构想,从此成为重庆市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

         建设过程中,建峰人以业主总承包为核心的大项目管理模式,收获了集约化管理等多项成果;总结了成熟的大化肥管理技术和经验,打造了一座设备国产率最高的装置,同时依托项目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忠诚企业,技术全面的核心技术人才,大化工建设和项目管理也成为建峰产业发展的优势板块。

        20108月,打通流程的第二套大化肥,由于原材料天然气的紧缺,把项目建设最后成功的佳期一再后延。2012年的春天,建峰人用来之不易的天然气创造了行业一流原始开车速度。2012年的秋天,建峰人迎来了第二套大化肥第一个100天长周期。2012年的岁末,建峰第一次步入年产百万吨尿素的氮肥企业行列。

         三部曲:做精——大力开发新型化肥之路

         农业的生产方式在变,用户的需求在变,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在变。建峰认识到,复合肥料已成为农户喜欢的肥料品种,传统白尿素逐渐受冷落。显然,靠传统的单质尿素无法在市场竞争中难有立足之地。传统尿素企业必须与时俱进,转型发展开发新的品种,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建峰迅速启动了化肥的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肥料。

        2010年起,建峰开始与优势科研团队合作,联手开发添加微量元素的增效氮肥满足市场需要。从2012年起,以螯合钾、锌、錋等系列增效尿素上市。

刚上市之初,农户对添加微量元素的化肥并不认可。从2012年起,公司通过农技培训、宣传推广、测土配方、示范地以及巡回促销等方式,推动差异化产品销售。借助地方政府力量,携手农技专家现场授课指导,组织开展专场农技知识培训会暨建峰化肥产品推广会。将建峰产品质量过硬、肥效好的印象根植于农民心中,增强了经销商和农户对建峰品牌的认可度。

         公司把农化服务作为提供增值服务的业务板块。2017年,建峰根据不同作物、耕地对养分的需要,为近百家大种植户开展测土配方服务,提升了试验地的附加值。2012年至今,建峰在川渝、云贵、湖南、州、广西、陕西等地建立300多个种植示范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致富脱贫。

         随着增效尿素得到用户的认可,建峰从2012年开始,逐年增加增效尿素的产销量,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差异化尿素超过100 万吨,提升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添加了微量元素的建峰增效尿素,水果种植户给予了高度评价:更甜,更大,口感更好。蔬菜种植户则赞美:蔬菜好吃、更清脆。同时,建峰根据国家环保工作中对汽车尾气处理液的需求,积极参与研发高品质的车用尿素。

         企业在发展,建峰也在瞄准高远的未来。作为化工产业集团,建峰集团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在产业转型中谋求新作为,开始尝试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向工业原料供应商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秉承军工文化,相信建峰将以绿色化工为理念,集约化发展,在新型肥料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访问旧版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gdfgyxh@163.com
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