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五弦维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协办,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与新产品推介会暨2013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及氮肥生产、流通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营销会重点交流推介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分析今冬明春市场形势,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氮肥行业营销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一方面受气候异常和产能集中释放等多种因素影响,氮肥市场呈现过度竞争态势,行业经营形势恶化,另一方面不少氮肥企业为避免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困局,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生态农业的要求,积极开发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实践证明,增值尿素和稳定性尿素氮素利用率较高,稳定剂或增效剂添加容易,装置改造及生产费用相对较低,产品适用大田作物,是尿素改性的有效措施。发展稳定性尿素和增值尿素,可明显提高我国氮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养分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对2013年国内氮肥生产与市场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后期形势进行了预测。还邀请了有关专家对中国煤炭市场、人造板市场、三聚氰胺市场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就氮肥厂商合作、尿素出口等问题进行了论坛。
会议认为,未来两年以及“十三五”期间,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农业历史性的变革为化肥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长期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问题,转变发展理念,由重扩规模转向重发展质量和效益;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加快农资产业整合,逐步推进化肥生产、流通、使用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做了题为“搞好氮肥品种调整 创新化肥营销模式 实现氮肥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指出要破解产能过剩困局,要综合发力。包括严控新建,从源头上遏制产能继续扩张;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速度效益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加重视内涵发展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利用行政和市场双重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拓工业应用,拓展工业市场;加强氮肥品种结构调整,在氮肥改性、提高利用率上下功夫;改革出口机制,做好国际、国内市场的衔接与平衡,发挥两个市场的作用,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维护出口产品的合理效益;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等途径化解氮肥产能过剩。她认为,现阶段氮肥行业发展的任务和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好化肥品种结构调整;二是重视新形势下销售体系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三是维护市场稳定,防止过度竞争。
来自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国内尿素产能达到8000万吨,国内需求产能总量在6900万吨左右,需求产量在5500万吨左右,过剩产能在11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国内尿素产能将突破9000万吨,即使出口按700-800万吨/年考虑,到2015年产能过剩仍在1000万吨以上。
产能过剩对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1-8月份,氮肥市场过度竞争,价格持续低迷,致使氮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4.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行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度大幅增加,市场信心极度缺失,氮肥产品流通不畅。近年来,氮肥生产装置开工率低下,不少装置长期在70%-75%负荷下运行,长期偏离经济运行负荷,不仅能耗上升,一些环保措施也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了行业的节能减排。
与会专家认为:农业作为消费尿素的主要市场,随着国内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普及,过量施肥的现象必然得到遏制,国内尿素需求不仅不会明显增加,还有可能呈下降态势;短期内,工业需求增长不足以消费氮肥过剩量;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留给中国氮肥企业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新形势下要化解氮肥产能过剩对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搞好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整合、洗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就是着力点。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做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问题”的报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秉强研究员做了“发展增值尿素,促进氮肥产业技术升级”的报告,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做了“尿素改性、增值技术介绍——稳定性尿素、聚氨酸增效尿素”的报告,山东鲁西化工、秦皇岛五弦维爱、江苏华昌等企业分别就企业的增效尿素产品,尿素增效剂进行了介绍。专家们普遍认为:研发增效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举措。
代表们呼吁,在产业转折的关键时期,国家应认真研究化肥出口政策、淡季储备政策带给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适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淡季储备量过大,往往导致旺季肥价低于淡季价格,影响市场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