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第四代控释肥技术工业化生产前景看好_中国氮肥网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协会活动 
 政策法规 
 市场行情 
 技术交流 
 党建工作 
 企业管理 
 信用评价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协会介绍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我国实现第四代控释肥技术工业化生产前景看好
2012-01-16 | 编辑:enablesite | 【
 开发缓控释肥料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针对释放期短、包膜材料难降解等技术难题,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采用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四代控释肥技术,建成了年产5000吨控释肥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该装置日前一次开车成功,实现了我国第四代控释肥技术的工业化生产,也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包膜控释肥料制造技术。  

据中海化学技术总监陈步宁介绍,我国控释肥料产业化技术经历了用硫磺、脂溶性树脂和水乳液作为包膜材料的三个发展阶段。硫磺包裹型控释肥的释放期太短,容易造成土壤酸化;脂溶性树脂膜材很难降解,污染土壤,生产过程有溶剂挥发且污染环境;水乳液包膜的生产工艺复杂,膜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目前难以实现产业化。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樊小林的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成功研发了植物油表面反应成膜包膜控释技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属国内首创,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华南农业大学实施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第一年,中海化学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在十一五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共同开发了第四代控释肥料工业化技术,通过自主开发和自主设计,建成了第四代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形成了第四代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的成套技术。 

据介绍,采用第四代包膜控释技术,无需使用溶剂,养分释放后膜材可在1-2年内降解,生产和使用过程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此外,膜材用量少,生产成本低,包膜肥料养分的初期溶出率能稳定控制在10%以内,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用肥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作学院在山东、湖南、海南的玉米、甘蔗、香蕉等作物上的前期试验和示范结果显示:肥料利用率从现有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施肥次数减少50%以上,既省人力,又减少了用肥量,同时也降低了用肥成本。多年来,斥巨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期引领科学施肥的中海化学将以富岛品牌销售第四代控释肥,目前正在农业部进行产品备案,将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技术鉴定。  

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形势下,由于缓控释肥料可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和使用过程环境友好,现已成为肥料领域的研发重点。在20113月发布的《2011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中,农业部首次将缓控释肥作为主推技术;20114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国家发改委也首次将缓控释肥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业内专家表示,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产业化、推广与应用是当务之急,国家将从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控释肥产业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步伐也将不断加快。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肥料在中国》全媒体宣推活动...
   2024年全国三聚氰胺行业工作会在...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习近平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氮肥:从依赖进口到全球最大产销...
   2024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
   国务院要求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
   国内尿素市场行情综述
   新疆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河北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云贵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川渝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福建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广东地区尿素市场行情动态
更多>> 
 
 
  访问旧版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gdfgyxh@163.com
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